规范慢病管理 推进健康眉山
时间:2019-12-10

九三学社眉山市委、眉山市中医医院课题组

摘要:慢病是威胁我国国民健康和民族昌盛的主要因素,其中糖尿病是慢病中的重要一种,糖尿病因其可致多种严重并发症成为全球范围内疾病负担与死亡的重要原因,而中国是全球糖尿病最为严重的国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不但为社会医疗费用带来较为沉重的负担,同时也对患者及其家庭其他成员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已成为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公共问题。为推进健康眉山,提高慢病管理水平,课题组针对糖尿病慢病管理进行调研。虽然目前糖尿病无法根治,但是糖尿病可防可控,通过提高慢病管理医师的专业水平及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通过医、患及政府社会对糖尿病有效的共同规范化管理,可延缓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致死致残率。慢病的规范化管理,是健康中国的重要部分,是推进健康眉山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健康眉山;慢病管理;糖尿病

正 文

1.研究背景

1.1糖尿病已严重威胁到我国国民身心健康

2019年7月15日,国务院提出的《健康中国行动》中指出:包括糖尿病在内的慢性疾病导致的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8%,成为制约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的重要因素【1】,也是影响到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因素。糖尿病是慢性病的典型疾病之一,糖尿病的危害主要是因其产生的多种严重并发症致死致残,血糖的长期增高可造成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可引起失明、截肢等致残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因此,糖尿病被称之为“甜蜜的杀手”,严重影响到了国民健康,糖尿病也因此被国务院在《健康中国行动》列为重点管理的慢性疾病之一。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之一,是一种因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点的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的综合征。糖尿病在我国呈快速增长趋势,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从2002年的4.2%迅速上升至2012年的9.7%,目前我国成人糖尿病患者超过9700万,并且还有1.5亿人群处于糖尿病前期,我国糖尿病患者约占全球糖尿病患者总数的1/3,是全球糖尿病的重灾区【2】。糖尿病的危害源于其并发症,糖尿病并发症可累及全身,可造成心、脑、眼、肾、足等人体多个器官损伤,可致失明、截肢、尿毒症等,因其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给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2型糖尿病是我国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肥胖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前期人群如果接受适当的生活方式干预可延迟或预防糖尿病的发生【3】

我国目前糖尿病形势严峻,患病率近几十年陡增,有资料显示我国曾先后开展了6次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4】,1980年 30 万人口糖尿病调查显示糖尿病患病率为0.67%;1994年 21 万人口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糖尿病患病率2.28%;1996年对11省市人口的抽样调查显示糖尿病患病率为3.62%;2002年的调查显示我国城市糖尿病患病率约4.5%,农村糖尿病患病率为1.8%,呈现大城市糖尿病率高于中小城市及农村地区糖尿病患病率的特点;2010年对9万余成年人口的糖尿病调查显示糖尿病患病率已高达9.65%;随后,宁光教授同中国疾控中心对我国18岁以上人群调查显示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分别达到11.6%和50.1%,我国糖尿病形势严峻,现状令人堪忧。

眉山市中医医院是眉山市唯一的一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承担着眉山市居民的健康保健工作,眉山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多次承担并完成多项眉山市科技局课题,并积极参与省内及国内的科研工作,承担并完成厅局级课题3项。眉山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于2011年-2014年参与国内大型研究课题-3B研究,调查观察眉山地区糖尿病患者的控制情况,资料显示:单纯高血糖的患者仅有27.9%,而伴发高血压的患者占30.1%,伴发血脂异常的患者占12.2%,同时高血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三高”患者占29.7%,但仅有42.9%的糖尿病患者接受了抗高血压治疗,仅有23.1%的糖尿病患者接受了调脂治疗,只有5.6%的患者血压、血脂、血糖水平同时控制达标【5】。我院内分泌科对我院体检中心的2000份资料分析发现血糖大于等于7.0mmol/L者216份,占10.8%,对我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中老年患者调查分析发现血糖异常者高达29.2%,高于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可能与患者高龄及应激有关。以上资料显示糖尿病形势不容乐观,所以对糖尿病进行规范化管理刻不容缓。

1.2糖尿病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分析

糖尿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早在18世纪人们通过人体及动物实验就已发现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肝脏和胰腺甚至中枢神经系统有关。糖尿病发病机理较为复杂,至今未完全阐明,目前研究认为糖尿病是一种内因和外因共同参与、多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的以血糖、血脂及蛋白质代谢紊乱为特点的综合症,其中遗传性因素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相当重要作用。有研究发现一级亲属患有2型糖尿病的人群,其患糖尿病的概率比普通人群高3-10倍【6】。有研究显示超重肥胖是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超重人群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是正常人群的2.36 倍,而肥胖人群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则是正常人群的3.43倍【7】。有资料显示高热量食物的过度摄入及运动量减少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这类人群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8】。因此,控制饮食及运动是防治糖尿病五辆马车中的重要措施。有研究【9】发现糖尿病患病率及病情控制情况与患者的经济水平及健康知识水平有关,富裕的人群发病率及贫困人群高,经常接受健康教育的患者病情控制较健康知识欠缺的患者好。为更好的管理好糖尿病患者,探讨糖尿病管理思路,设计了本次研究,旨在助推健康眉山。

2.研究方法

为进一步了解眉山市糖尿病患者管理现状,探讨糖尿病管理方法以推进健康眉山行动,课题组分别从眉山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东坡区广济乡卫生院、东坡区盘鳌乡卫生院、仁寿县视高镇二峨社区卫生服务站调研。

通过调查问卷、走访、讲课提问等形式调查了解基层糖尿病专科医生数量及专业技术水平,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知晓率,糖尿病患者控制情况,糖尿病患者基本用药情况等。通过专业讲座和健康教育给基层医师及患者提供专业指导。

3.研究结果

本研究课题期间共开展专业知识讲座4场次,面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8场次,发放调查问卷200份。研究结果如下:

基层糖尿病专科医护人员不足,慢病管理者糖尿病专业知识不足、掌握程度偏低,多数医师没有经过糖尿病专业培训,多地没有专门的慢病健康宣教场所,多处缺乏相应糖尿病管理设备,缺乏糖尿病相关药物,基层医生缺乏糖尿病患者管理动力。

在调研的糖尿病患者中,接受并坚持正规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约占40%,拒绝用药的患者约占25%,自行在药店或者其他渠道自行购买药物的患者约占35%,在家中定期自测血糖的患者仅占10%。

在本次课题调研期间,课题组参加省学术交流2次,撰写成都中医药大学“杏林学者”科研项目并立项1项,课题牵头单位眉山市中医医院获批“糖尿病专病联盟”单位。

4.结论

糖尿病正像风暴一样,席卷全球,而中国则是糖尿病最为严重的国家,其患病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让人担忧,有资料【10】显示2010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达11.6%,但知晓率仅为36.1%,治疗率为25.8%,控制率为39.7%。糖尿病患者的死亡风险显著增加,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病并发率和病死率为非糖尿病人的3.5倍,心脑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长期的血糖升高促进了糖尿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导致尿毒症的主要原因,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原因之一。糖尿病易出现眼病,而糖尿病视网膜病与糖尿病性白内障为糖尿病危害眼球的主要表现,轻者引起视力下降,重者可导致失明。糖尿病神经病变最常见为周围神经病变和植物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主要症状为四肢末稍麻木、冰冷刺痛等;而植物神经病变主要体现在无汗、少汗或者多汗等。糖尿病对周围血管主要以肢动脉为主,糖尿病病人由于血糖升高的原因,可引起周围血管发生病变,引发局部组织对损伤因素的敏感性降低,主要表现为下肢疼痛、溃烂,供血不足可而引发肢端坏死,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导致残废,甚至会截肢。这些在未知晓糖尿病患者及未控制的患者身上几率更高。未知晓、未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将对我国医疗保险费用带来巨大挑战,因此科普宣教、实施早期有效管理至关重要。2005年-2015年,中国由于糖尿病及其心血管疾病导致的经济损失达5577美元,其中,80%用于并发症治疗,因此糖尿病的早期管理、早期干预,减少并发症的形成所付出的无疑是值得的。

糖尿病的规范化管理是保证治疗率和控制率的重要前提,已有研究【11】证明糖尿病规范化管理能有效提高糖尿病治疗率、降低2 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的发生风险(体重和腰 围超标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延长患者寿命。在改善糖尿病患者接受正规治疗的角度上,糖尿病规范化管理中的健康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正确的疾病观和人生价值观,提高患者接受正规治疗的观念。糖尿病属于慢性病,单纯凭靠住院治疗无法获得最佳效果,院后长期坚持用药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关键,院外患者的管理,依靠社会、家庭及社区医生的共同参与,需要长期管理,这些工作应该可在基层进行。首先,初诊糖尿病患者由基层医疗机构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基础上,建立糖尿病患者管理档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初诊评估和年度评估,评估主要内容包括疾病行为危险因素、并发症及并存临床情况、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信息等,同时进行针对性健康指导。然后,定期进行随访和相应地管理和干预,根据情况适时转诊,基层医院对于诊断困难和初次发现血糖异常而临床分型不明确者、血糖异常升高合并有严重并发症者及年龄较小的患者应及时转诊到上级医院。因此,提高基层医生的糖尿病专业知识水平及管理能力十分重要。其次,为更好地管理患者需提供管理场地及相应设备。因此,要加强患者全程化规范化管理,以使患者血糖水平得到有效、稳定的长久的控制,需医患及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全方位的综合管理,才能减低糖尿病的致死致残率,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形成,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医疗负担。

糖尿病是慢病的典型疾病之一,本文通过对糖尿病的规范管理研究,可为诸如高血压、痛风、类风湿、冠心病等慢病的有效治理和综合管理提供借鉴作用,有利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医院及社区层面,乃至个人层面等节约医疗资源,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利于推进健康眉山。

课题组名单

组长:岳宗相

成员:易琼,王艳红,黄远忠,史清华,卓文秀

参考文献

【1】姜蕾.健康中国行动 促进健康放大招.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2019年08月02日06版.

【2】张娟,靳荣荣,李娟娟,等.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施效果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8,39(4):394-400.

【3】罗柳娥,范亚林.建立糖尿病管理中心对社区糖尿病病人实施综合干预[J].医学与护理教育,2018,3:113.

【4】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2018年版)[J].中国内科杂志,2018,57(9):626-641.

【5】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3B研究:中国九成以上糖尿病患者“三高”控制未达标[J].糖尿病天地:教育刊,2013(1):36-36.

【6】胡宝辉,鲁晓龙.2型糖尿病患者一级亲属患病率和遗传度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2):214-215.

【7】肖丽红,周玉.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补体水平与肥胖、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广西医学,2019(11):1346-1348.

【8】徐驰,张政,郑程耀,等.运动与2型糖尿病关联性的Meta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9(6):558-565.

【9】王艳红,岳宗相,刘志琴,等.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感染相关因素及病原菌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19):1-3.

【10】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次全国学术会议,2016年11月17日.

【11】王莉.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的影响[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23): 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