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眉山建市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大力弘扬三苏精神,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市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城市文化底蕴得到质的提升。按照要求,通过九三学社眉山市委前期调研,提出以下分析和建议。
一、两点分析
(一)全面系统理解挖掘东坡文化。东坡文化不仅是碎片化的诗词、艺术、美食等文化片断,而是由东坡思想体系统领下的,包含文学、艺术、美食、经济、政治、管理等广泛社会科学学科和部分自然科学学科的庞大文化体系。全面系统的挖掘利用东坡文化,可以更好的实现“古为今用”,让东坡文化在东坡家乡发扬光大,为眉山创新发展开发新要素、提供新动能、实现新升级。
(二)东坡文化的综合价值。
一是东坡文化的思想价值。东坡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三观正”。苏东坡的一生起起落落,但其人生之路体现出古代贤哲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其积极进取、奉献社会、正直明辩、乐观豁达的思想与实践,对于当代人生产生活和眉山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正能量和可学性。
二是东坡文化的文化价值。东坡文化包罗多种文学、艺术、美学内容。诗词文学、书画艺术、美学观念、饮食文化、建筑艺术等文化领域都有国家级最高水准,文学艺术方面是当之无愧的国际知名文化巨匠。广博的文化成就,有待细分、精练,使其笼统的文化价值通过进一步细分,形成多维度的价值要素,以利于扩大应用借力深度与广度。
三是东坡文化的经济价值。由于东坡文化根植于社会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社会实际的基本特征,所以东坡文化的社会经济价值十分显著。直接经济价值包括文旅产业、餐饮产业和区域品牌等有形方面。而间接的无形资产价值仍大量存在,包括城市精神、文化底蕴、思想观念等非物质价值方面。这些无形资产有形化,不仅会间接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而且作为一种软实力,会逐步成为眉山发展的重要核心竞争力。
四是东坡文化的社会价值。眉山社会发展要找到符合眉山实际,又体现眉山特色的独特“城市灵魂”。由于东坡文化“三观正”、涉及面广、文化层次高、原产地特征难以复制,所以东坡文化拟可作为眉山的城市精神,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赋与新的解读,为眉山社会注入独特的正能量。
五是东坡文化的学术价值。在思想方面,东坡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儒、释、道三大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与全面贯通。苏轼经时济世的儒家思想和济世精神的知行合一,贯穿于一生之中。在佛教释家上,东坡居士汲取了达观精神。勇于面对艰难困苦,积极向善。在道家思想汲取上,苏轼接受老庄哲学,自我完善人格,培养豁达的人生态度。在文学艺术等多方面,东坡文化的学术价值都还有更大的挖掘空间。
二、六点建议
(一)东坡文化定位研究。一是东坡精神是否存在,又是否具有眉山精神的引用价值。二是东坡文化是否有碎片化应用现象,系统化开发应用是否必要。三是东坡精神是否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所吻合,是否可以用来充实体现新时代新思想。对于东坡文化的定位研究,可有利于整合资源,放大优势。
(二)东坡文化应用研究。一是对存量应用的总结评估,以利扬长避短,改进工作。二是对下阶段增量资源的探索研究,深入研究丰富内涵,重点研究细分领域的对接性、应用性和独特性。三是综合性研究。对标国内各地对东坡文化的利用,放眼国际类似文化资源的成功案例。
(三)东坡文化价值研究。以细分领域为版块,在文化、旅游、农业、餐饮、教育、康养、乡建、城建等具体版块,结合实际论证东坡文化植入模式、投入成本、产出价值。进行可行性分析和社会与经济价值评估。利用中国苏轼研究会,聚拢全国三苏文化研究专家,力争将眉山建成三苏文化的高地(中国苏轼研究会2000年左右由川大专家在眉山发起成立,秘书处现在三苏文化研究院,现任会长为川大周裕锴教授,但至今还未注册。每年都在以中国苏轼研究会的名义举办苏轼学术研讨会,在苏学专家中有一定认可度)。
(四)重点领域先行先试。将文旅产业、餐饮食品产业、教育产业等当作重点示范产业。三苏祠是三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眉山三苏文化的标志。以三苏祠为核心,整合三苏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三苏文化主题的国家5A旅游景区。在重点产业推进存量提升、增量创新行动计划。在行动中,特别要探索跨界融合、协同共享模式。
(五)做好项目规划。结合十四五发展规划预研等课题和规划工作,对东坡文化进行顶层设计、规划引领,将三苏文化全方位融入眉山的社会生产、人民生活和城市规划中,有目标、有步骤、有序实施。
(六)做好工作保障。建议组织专业力量,设立工作专班,启动工作专项,通过各项保障措施落实,使东坡文化在原有挖掘应用基础上,升级晋阶,进入一个与眉山精神发生同频共振的历史新阶段。